初中语文常用文言文通假字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6/28 13:29:06
初中语文常用文言文通假字
初中语文文言文常用词语

之一、代词1、人称代词,译作“他”、“她”、“他们”①公与人乘,战于长勺.(《曹刿论战》)②陈胜佐之,并杀两尉.(《陈涉世家》)③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十则》)④醒侯故使之问之.(《扁鹊见蔡醒公

小学文言文常用通假字如题

(前一字是通假字,后一字是被通假字;“→”表示某字可通假作某字,“”表示两字可互相通假)A爱哀印→昂、仰敖→嗷、傲、熬、邀骜→傲B罢→疲班→颁、斑苞→葆、包葆→保、宝被→披倍→背辟→避、僻、阏、譬敝→

文言文通假字的例子

解题思路:通假字,是泛指中国古书的用字现象之一,“通假”就是“通用、借代”,即用读音相同或者相近的字代替本字。解题过程:初中文言文通假字大全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十则》)说(yuè):通“

文言文《三峡》找通假字

通假字:1、略无阙处(阙通缺空缺)哀转久绝(转同啭婉转)古今异义:1、或王命急宣(古义:有时;今义:常用于选择复句的关联词)2、至于夏水襄陵(古义:一个动词"到"和一个介词"于";今义:常连在一起,表

文言文:晏子使楚中的.通假字

曷:同“何”,什么熙:同“嬉”,开玩笑

初一常用的文言文通假字解释

中学通假字集初中通假字表(1-2册)通假字本字读音例句释义出处说悦yüè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愉快《论语十则》女汝rǔ子曰:“由,诲女知之乎?”你《论语十则》知智zhì知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初中语文通假字总结

例句本字通假字解释七年级项为之强《童趣》强僵僵硬不亦说乎《论语》说悦高兴诲女知之乎!《论语》女汝你是知也《论语》知智聪明一切乌有《山市》乌无没有裁如星点《山市》裁才尊君在不《陈太丘与友期》不否日扳仲永

求初中语文所有文言文通假字 有课文例句的

七年级(上册)1、项为之强《童趣》——强通僵,僵硬.2、不亦说乎《〈论语〉十则》——说通悦,高兴.3、诲女知之乎《〈论语〉十则》——女通汝,你.4、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十则》——知通智,智慧、

文言文通假字大全

常用通假字七年级上1、昂首观之,向为之强.强,通“僵”,僵硬的意思.《童趣》2、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说,通“悦”,愉快,高兴.《论语十则》3、诲女知之乎?女,通“汝”,人称代词,你.《论语

初中语文文言文“于”字意思

初中语文文言文“于”字意思一、介词  “于”与名词、代词或名词性词组结合起来组成介宾结构,在句中充当状语或补语.  1.引进与动作行为有关的处所.  ⑴表示动作行为在何处发生、出现或进行.  A.“于

文言文中的常用通假字及注释

夹(挟)昏(婚)贯(惯)女(汝)帅(率)而(汝)而(尔)共(供)说(悦)被(披)大(太)陈(阵)亢(抗)形(型)序(绪)冯(凭)辟(避)取(聚)禽(擒)音(荫)知(智)竟(境)取(娶)能(如)县(悬)

文言文通假字

解题思路:掌握并理解。多看课下注释解题过程:①通矣解释为了②通供解释为供给③通智解释为明智④⑤通悦解释为高兴⑥通已解释为已经⑦通返解释为返回⑧同诀解释为诀别⑨振,通"震",震慑.⑩通旋解释为旋绕、围绕

初中语文文言文常用有哪些虚词,

常见文言虚词之1、用作代词:可以代人、代物、代事.代人多是第三人称.译为"他"(他们)、"它"(它们).例: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义,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马说》)2

苏教版初中文言文通假字

通假字本字意思原文例句出处1.强通“僵”僵硬项为之强《童趣》2.说通“悦”愉快、高兴不亦说乎《〈论语〉十则》3.女同“汝”你诲女知之乎《〈论语〉十则》4.知通“智”聪明不知为不知《〈论语〉十则》5.见

文言文通假字马上有用

1、项为之强“强”(jiāng)通“僵”《童趣》2、不亦说乎“说”(yuè)通“悦”《〈论语〉十则》3、诲女知之乎“女”(rǔ)同“汝”《〈论语〉十则》4、不知为不知,是知也“知”(zhì)通“智”《

文言文中的通假字大全

案:同“按”;审察,察看.动词.“召有司案图,指从此以往十五都予赵.”罢:通“疲”;疲劳.形容词.“罢夫赢老易于而咬其骨.”颁:通“班”;“斑”;头发花白.形容词.“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板:同“版

文言文马说通假字

通假字  (1)食马者:“食”通“饲”,喂.  (2)才美不外见:“见”通现,显现.  (3)食之不能尽其材:“材”通“才”,才能.  (4)其真无马邪:“邪”通“耶”,表示疑问,相当于“吗”.

古代汉语中学文言文通假字

通假字本字含义例句出处1说悦愉快不亦说乎《〈论语〉十则》2女汝你由,诲女知之乎3知智智慧是知也4还旋掉转扁鹊望桓侯而还走《扁鹊见蔡桓公》5汤烫用热水焐汤熨之所及也6齐剂花剂火齐之所及也7止只仅仅止有剩

通假字 文言文

通假字目录[隐藏]通假字,有广义、狭义之分.通假字的成因与假借字的分别“同”和“通”二者的区别初中常用通假字[编辑本段]通假字,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通假字,包括古今字、异体字和通假字.古今字:古已有

文言文(通假字的区别)

解题思路:见解答。解题过程:同学你好:细分起来是有一些区别的。甲同乙,则甲乙是异体字如“昏”同“婚”甲通乙,则甲是乙的通假字如“矣&rdq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