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所示,一根两端开口的水管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6/28 12:11:28
如图所示,一根两端开口的水管
在一个瓶子中装入适量的水,取一根两端开口的吸管,穿过橡皮塞并插入水中从管口向瓶内吹少量气体,停止吹气

水会沿着吸管向上走,因为吹气后瓶子内的空气压力上升,将少量水往外挤,当往外挤出的水腾出足够的空间使瓶内外气压相等时水的位置就稳定了.也就是说明瓶内气压高于大气压.再问:只是说明瓶内气压高于大气压吗流速

在一根左端封闭、右端开口的U形细玻璃管内注入水银并充满左端,两端水银面的高度差为15厘米,如图所示.若用拇指将开口端堵住

解题思路:U形管倒置后,开口端水银柱受向上的大气支持力作用,根据管中水银柱的高度与大气压支持的水银柱的高度间的关系,判断水银柱的移动情况.解题过程:解:U形管封闭端充满水银,没有空气;U形管倒置后,开

如图所示,一两端开口的塑料软管,用橡皮膜将下端开口扎紧(密封),将塑料软管竖直放置时,从上端开口处倒人一定量的水,可以发

答:橡皮膜凸起程度变小.液体压强与液体深度有关,水管弯曲后水的深度减小,水的压强减小.

如图所示,小明在家里做实验,他在小瓶里装一些带颜色的水,再取一根两端开口的细玻璃管,在它上面画上刻度,使玻璃管穿过橡皮塞

大气压是随高度的升高而降低的,这样,大气压减小,液柱就会在内部压强的作用下而上升;大气压增大,液柱就会在大气压强的作用下降低.故答案为:降低;变大.

如图所示,在小瓶里装一些带颜色的水,再取一根两端开口的细玻璃管,在它上面画上刻度,使玻璃管穿过橡皮塞插入水中,从管子上端

由题知,瓶内气压等于外界大气压加上管内水柱产生的压强,即:p内=p大+p水,∵把气压计从水平地面移到高楼楼顶的阳台上,p内不变,p大变小,∴p水变大,管内水柱高度变大;管内水柱高度增加,∵p=ρgh,

如图所示,在小瓶里装一些带颜色的水,再取一根两端开口的细玻璃管,在它上面画上刻度,使玻璃管穿过橡皮塞插入水中,从管子上端

变大;变小;不变(如果考虑重力就是变小)已在山脚的时候为标准,此时瓶内外气压相等水柱不动.到山顶后外界大气压比山脚时小,此时瓶内气压大于瓶外,将水柱压高(瓶内空气膨胀).水对瓶底的压强需加上瓶内气压值

把一根两端开口的玻璃管的下方用乙塑料片托住,放入水中16cm处,后倒入密度是0.8*1000kg/立方米的煤油,

"在塑料片即将分离而未分离时玻璃管下开口处P(水压-向上)=p(油压向下)应高于水上P(油压)=密度(煤油)*g*h(管内煤油高度)=P(水压)解得h=0.2m应该就是这样"

如图所示,一只盛有水的瓶子,瓶口用橡胶塞塞紧,橡胶塞的中央插入一根两端开口的直玻璃管,管内水面如图所示.如果分别将塞在瓶

如图;设玻璃管内水位处为c处,瓶内密闭空气的压强为P.在拔掉塞子前,玻璃管内的水由于受到大气压的作用,和瓶内的压强达到平衡状态;而瓶内c处受到的压强为瓶内密闭气体的压强和c处液体压强的和,即Pc=P大

3、如图所示,两端开口的U形均匀细玻璃管,开口竖直向上放置,右管内有一段被汞柱封闭的空气柱,左管汞柱

在这个题中,以汞柱高度来表示压强的大小从这个结构看,可以看出有以下关系(h为空气柱长,H为右侧管长):a=b+cH=b+c+ha+b=L(L是常量,从图上水银流动效果上容易看出来)其中,H为常量,ab

将一根75两端开口的玻璃管插如水银槽,

C.30设长度为X气体前后P1V1=P2V2初态p1为管内大气压75,V1为27(因为管子粗细前后不变,直接用长度比来代替体积V)P1V1=75*27末态(提出来)管内压强P2体积V2=(75-X)7

如图所示,一根两端开口的细玻璃管,下端插在水银槽里,管内有一段被水银柱封闭的空气柱.现将玻璃管向上

因为当空气柱的下端和水银相平后,长度变长,压强变小.再问:我觉得应该只是提出液面之后p和L才有变化,那么D项表述就不准确了再答:我觉得D的表述是准确的,在提出液面之前是不变的,也就是开始一段时间不变。

如图所示,两端开口的玻璃管,下端管口用塑料挡住后插入水中,塑料片并不下沉,求:

(1)h=20cm=0.2m,塑料片受到液体的压强为:p=ρ水gh水=1.0×103kg/m3×9.8N/kg×0.2m=1960Pa.(2)塑料片刚好脱落时,塑料片受到水向上的压强和酒精向下的压强相

如图所示,做类似于托里拆利实验时,小明仅找到一根lm长的两端开口的直玻璃管,做买验时,他先将玻璃管的一端用橡皮蒙上,将它

橡皮膜受到竖直向下的大气压力作用、向上的水的支持力作用,由于大气压力大于水的支持力,橡皮膜受到的合力向下,因此橡皮膜向下凹进一些.以玻璃管内的水为研究对象,受到橡皮膜向下的压力F=p膜S,水向下的重力

16.在两端开口的弯管内用两端水柱封闭了一段空气柱,关系如图所示.现将左侧试管

在图两开口的弯管内用丙段水柱封闭了一段空气柱,A,B,C,D四个液面的位置关系如图所示,现将左侧试管底部的阀门打开,释放少量水后立刻关闭阀门,A,B,C液面相对各自原来的位置上升或下降的长度△HA、△

怎样用一根两端开口的塑料吸管将一个杯子中的水转移到另一个杯子中去

利用虹吸现象,有水的杯子放在高处,另一只放在低处,塑料管中充满水,把两端分别放在两个杯子里,水就会发生流动,从高处的杯子转移到低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