峨眉李白写作背景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8/09 12:25:42
峨眉李白写作背景
李白《峨眉山月歌》写作背景?

这首《峨眉山月歌》是在开元十三年李白离家准备出蜀时写的一首诗,其内容表达了对一位住在峨眉山的朋友的无比怀念之情.

李白《望庐山瀑布》写作背景

《望庐山瀑布》这是李白五十岁左右隐居庐山时写的一首风景诗.这首诗形象地描绘了庐山瀑布雄浑、奇异、壮丽的景象,字里行间都流露了诗人对祖国大好河山无限热爱的情怀.

李白的《山中问答》写作背景?

李白《山中问答》  问余何意栖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闲.  桃花流水窅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  关于这首诗的写作年代和背景颇有争议,主要版本有三:  一是开元十五年(公元727),李白来到安陆不久,即为故

李白《将进酒》原文含翻译,以及作者写作背景.

将进酒年代:【唐】作者:【李白】体裁:【乐府】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烹羊宰牛且为乐

李白《早发白帝城》写作背景?

公元758年春,李白因参加永王李璘幕府事被牵连,流放夜郎(今贵州省西部),行至白帝城才得赦免.在返回江陵途中,写下了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愉悦的心情.

李白的《送友人》写作背景是什么啊?只要写作背景,要多一些.

李白送友人,送客地点多在城东尧祠一带,此地是水陆通衢,交通要冲,又多酒肆,便于宴饮饯别,加之景色宜人,易发诗兴.《送友人》亦写在尧祠前泗水边的石门路上.北望二十公里处九仙山嶂列,合“青山横北郭”.泗水

李白《送友人》写作背景

送友人标题:送友人作者:李白体裁:诗格律:五言律诗作者简介: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省天水附近).少居蜀中,读书学道.二十五岁出川远游,客居鲁郡.游长安,求取功名

谁知道李白的将进酒的意思以及写作背景

你难道没有看见,汹涌奔腾的黄河之水,有如从天上倾泻而来?它滚滚东去,奔向东海,永远不会回还.你难道没有看见,在高堂上面对明镜,深沉悲叹那一头白发?早晨还是满头青丝,傍晚却变得如雪一般.因此,人生在世每

李白的《送友人》写作背景是什么啊?只要写作背景,要多一些.急啊

李白送友人,送客地点多在城东尧祠一带,此地是水陆通衢,交通要冲,又多酒肆,便于宴饮饯别,加之景色宜人,易发诗兴.《送友人》亦写在尧祠前泗水边的石门路上.北望二十公里处九仙山嶂列,合“青山横北郭”.泗水

李白送友人写作背景写作感情要100字

送友人[唐]李白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正文静

李白 静夜思 写作背景 写作特色 体会

背景《静夜思》一诗的写作时间是公元726年(唐玄宗开元之治十四年)旧历九月十五日左右.李白时年26岁,写作地点在当时扬州旅舍.李白在一个月明星稀的夜晚,抬望天空一轮皓月,思乡之情油然而生,写下了这首传

李白的写作背景五十字

要看李白一生的不同时期,进长安前、在长安和离长安后,各阶段写作背景均不同.来长安前,云游四海、少壮立志;在长安春风得意,高朋满座;离长安后,叹大志未展,求仙访道.各时期写作背景均不同.

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写作背景

唐玄宗开元十三年(公元725年),李白乘船从四川沿长江东下,一路游览了不少地方.在襄阳(今湖北襄樊),他听说前辈诗人孟浩然隐居在城东南的鹿门山中,特地去拜访他.孟浩然看了李白的诗,大加称赞,两人很快成

李白《望天门山》写作背景

这个是李白开元十三年作,并说:"是年赴江东途中行至当涂时作","更无寓意".郁贤皓《李白选集》云:"全诗朝气蓬勃,当是开元十三年(725)初次过天门山时所作".这首诗描写天门山附近一段的长江景色,展现

李白的《送友人》的写作背景

鉴赏:这是一首送别作.但这首诗通过对送别环境的描写,表达了李白与友人的依依惜别之情.在青山绿水间,作者与友人并肩而行,情意绵绵.这次一分别,友人就要象蓬草那样随风飞转,万里飘零,再见不知何日.“浮云游

李白《行路难》所包含的典故和写作背景?

典故:姜太公曾在渭河附近的小溪上钓鱼,得遇周文王,助周灭商;伊尹曾梦见自己乘船从日月旁边经过,后被商汤聘请,助商灭夏;宗悫少年时,叔父宗炳问他的志向,他说:“愿乘长风破万里浪.”写作背景:公元742年

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书云》的写作背景

这首诗起落无迹,断续无端.仰怀古人,壮思欲飞;自悲身世,愁怀难遣.好似整个人只有驾一叶扁舟遨游江湖一条出路了.这在李白诗中还是不多见的,李白纵情山水却不能远离尘嚣,啸傲江湖并不是他的生活目标.但在这里

李白塞下曲六首中“五月天山雪.”写作背景

《新唐史》记载,李白送友人去西域时,写下的.当时李白任职长安,还未贬黜.据野史《风烟典》——一部记载当时诗人的经历,送别之人是宇文基

菩萨蛮李白这首诗的写作背景

天宝元年(742)秋,被召至长安,供奉翰林.文章风采,名动一时,颇为玄宗所赏识.后因不屑“摧眉折腰事权贵”,在京不到两年便被皇帝“赐金放还”.以后长期继续他那飘泊四方的流浪生活.安史之乱时为永王李璘幕

李白独坐敬亭山的写作背景

独坐敬亭山李白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敬亭山在宣州(在今安徽),宣州是以来江南名郡,大诗人如、等曾在这里做过太守.李白一生凡七游,这首五绝作于天宝十二载(753)秋游宣州时,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