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综合 > 作业

结合太平军在浙江的政策措施评价太平天国革命的性质

来源:学生作业帮 编辑:百度作业网作业帮 分类:综合作业 时间:2024/06/28 07:48:39
结合太平军在浙江的政策措施评价太平天国革命的性质
结合太平军在浙江的政策措施评价太平天国革命的性质
1.封建政权说
太平天国基本上是沿袭封建专断主义政权的,太平天国基本上是封建地主阶级及其知识分子占着统治地位的,在土地制度方面,始终是保护地主土地所有制,支持地主收租的.
中外古今本无所谓农民政权.农民起义的领袖们无人不想当皇帝,这是历史的必然,不存在什么蜕化变质的问题.他们打下江山之后,所建立的政权只能是封建政权,但在江山未打下前,不得不暂时让步,采取一种以自己为中心的近乎集体领导的“怪异政体”一旦登上大皇帝的宝座,就会毫不犹豫地抛弃所谓“怪异政体”,封建政权有如一支昆虫,专制政体是成虫,近乎“集体领导”的“怪异政体”则是幼虫,无论是幼虫整体,还是成虫整体,都是封建政权的政体,两种政体在现象上确有不同之处,但本质上并无区别.
洪秀全等诸王定都天京后,就是按照封建帝王的性格生活的;深居不出,后妃众多,纵情享乐;又是按照封建帝王的规格对待自己臣民的,臣民遇天王必须高呼万岁,万万岁.
2.农民革命政权说
太平天国政权不管如何因袭封建政权的组织形式;只要政权仍然掌握在还没有蜕化变质的农民起义领袖之手;只要它是坚持反封建,反侵略的斗争目标;只要它还实行着基本符合广大农民利益的政策,就不能称之为封建政权.尽管它已有向封建政权转化的明显趋势,但是,由于太平天国政权建立后,一直处在革命和反革命的残酷斗争和十分激烈的武装斗争中,这个转化过程是比较缓慢的.直到1864年太平天国政权被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以前,并没有来得及向封建政权转化,它始终作为一个同腐朽的清朝封建政权相对立的农民革命政权而存在.
3.两重性政权说
太平天国政权就其建立在封建的经济基础之上,不能不受经济基础的制约而言,它不能不具有一定的封建性;而就它作为农民阶级反对地主阶级的反动统治的工具,同反动政权相对峙而言,又是完全不同于清政府的革命政权.太平天国革命政权在政治上举起反对封建统治的旗帜,有着革命的指导思想和革命纲领,虽然这个政权一开始建立就具有两重性,这是由农民的阶级地位所决定的.在革命过程中,它的封建性虽然有所加强,但是一直到太平天国失败,它都没有发生质的变化,始终坚持着反侵略反封建的革命斗争.因此太平天国政权既有一定的封建性,又具有革命性.
4.农民政权封建化说
太平天国政权建立后规定的照旧交粮纳税的方针政策,意味着太平天国将沿袭旧的赋税制度和承认实行这种旧制度的物质前提,即承认旧的地主阶级土地占有制以及建立在这种所有制之上的封建租佃关系,预示着太平天国政权封建化的历史归宿.
初期太平天国政权主要是农民政权,由于受到阶级和历史的局限性,经过一段颇具革命性的政权之后,就逐步向封建政权转化了.太平天国向封建政权转化的历史必然,主要是因为太平天国起义并没有自觉地反对封建地主阶级,农民本身就是皇权主义者,且没有独立的经济基础.
5.农民政权可能向资产阶级转化说
从太平天国领导成员的构成,政权的主要支柱军队及打击的对象,所维护的阶级利益等方面来看,太平天国政权的性质只能是农民政权,不能同封建政权相混同.但农民阶级不是新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代表,农民政权尽管可以在阶级斗争风暴中存在一时,但却不能长久,它或者被敌对阶级消灭,或者向新的政权转化.从世界范围看,太平天国所处的时代,封建制度已面临最后崩溃,资本主义继续上升;从国内看,中国封建社会已进入末期,商品经济相当发展,资本主义因素不断滋长.国内外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经济汇成一股强大的洪流迅猛地冲击着腐朽的封建制度的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在中国发展近代资本主义工业的前提条件正在形成.面临这样的历史条件,太平天国政权有向资本主义方面转化的可能.其理由主要有三:第一,有发展资本主义的社会基础.第二,采取了扶助工商业和“平等通商”的政策.第三,颁布《资政新篇》,标志着太平天国领导阶层思想开始向资本主义方向转化.因此,太平天国政权是一个与封建政权有本质区别的农民革命政权,但它又是一个过渡性政权,这个政权虽有向封建政权转化的可能,但更有转化成具有资产阶级政权性质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