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综合 > 作业

郑和下西洋对当前中国建设的启示是什么?

来源:学生作业帮 编辑:百度作业网作业帮 分类:综合作业 时间:2024/07/18 11:06:51
郑和下西洋对当前中国建设的启示是什么?
郑和下西洋对当前中国建设的启示是什么?
郑和下西洋的启示
吴钩
今年7月11日,是郑和下西洋首航600周年纪念日,在这个意义特别的日子到来之前,全国各地早已启动了各种规模盛大的纪念活动,纷纷展示郑和航海的伟大意义.想想早于葡萄牙人达·伽马带领三艘“破帆船”登陆东非之前80年,郑和已经统率庞大船队抵达非洲,这的确让国人心往神驰、备感自豪.但是,我想说,如果我们纪念郑和下西洋是为了从历史中找寻荣耀的话,那将只能收获一种“虚妄的骄傲”.因为,以我看来,600年前那场波澜壮阔的航海壮举,所能佐证的与其说是中国人的光荣,不如说是历史的无奈.
在我们为祖先当时无与伦比的造船技术与航海记录而惊叹不已时,我们不能不正视这样一个事实:郑和的伟大航程并没有开启后来的“地理大发现”,也未能够促发近代全球化贸易体系的产生.不仅如此,在最后一次远航之后,郑和的船队还被朝廷有系统地自我毁灭,导致曾经“耀兵异域”的海上力量从此一撅不振.不可一世的明王朝为什么会突然“自废武功”?如果厘清这一问题,就没有必要为郑和的七下西洋而过于沾沾自喜.
研究明史的学者告诉我们,明代虽然出现了七下西洋的壮举,但由于明朝的财税体系过于简陋,商业力量和民间资本在当时备受打击和限制,在这种财税框架下,朝廷适宜于施行自给自足与勤俭节约的治国方略,难以支撑任何扩张性的政策.而维持浩大船队的远洋航行恰恰离不开巨量资源的调配,这就必然导致饮鸩止渴般的无度征敛,造成天下百姓在物资供给及力役上的不堪重负.
从明王朝派遣郑和统率船队出使西洋的动机看,不管是为了寻找建文帝的下落,还是有意宣扬天朝上国的文治武功,政治意义上的考虑都是第一位的,至于民生利益,不是航海的目的,连附带目的都不是.浩大船队劳师动众从远洋进口的贡品也尽解国库,于民生并无多大益处.因此,在进行了七次远航之后,因为财政上的捉襟见肘、民间的怨声载道以及士大夫的极力反对,大明帝国的庞大舰队彻底告别浩瀚海洋.
郑和在海上转了几圈,国家却不得不回归自给自足的旧局,奈何?反观后来欧洲强权在离开地中海后的航海冒险,他们鼓励民间团体参与,甚至全由民间团体或私人企业主导,后面发生的历史证明,民间的活力与商业的力量才足以改变世界.想到这一点,我们就无法为明王朝的航海壮举而稍感自豪.
因为帝国的擘划者囿于提防和限制私人资本和民间商业,国家的“敛聚”便无异于与民争利、搜刮民脂,即使能集全国之民脂民膏成就几次惊世骇俗的壮举,也如同是打肿脸面充胖子,难免有“打回原形”的一天.或许,这就是郑和下西洋事件所留给后人的一个最为宝贵的启示,或者说教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