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政治 > 作业

文综练习(选择题解题技巧。)

来源:学生作业帮 编辑:百度作业网作业帮 分类:政治作业 时间:2024/08/11 15:09:06
老师,我是一名即将高考的学生,最近感觉做任何题都没感觉,做什么错什么,我很担心。尤其是文综的选择题,一直都没有提高。而错的那些题,看过答案,又全都明白了,可是自己第一次做却老是要错,尤其是组合选择题,不是多选,就是少选。心里特别复杂,请老师帮帮我!
文综练习(选择题解题技巧。)
解题思路: 选择题解题技巧。
解题过程:
er827405同学你好!
我提供一些客观题的解题方法,你看看或许对你有用。
高考政治客观试题解题技巧与方法
今年高考政治的选择题从分值上来看占试卷总分100分的48%,且每小题4分,答错一个或两个就相当于一个大题,是决定考试成绩好坏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如何做好高考政治选择题,是复习中必须解决的一个重要技术环节。“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扎实的知识功底的确重要,但娴熟的解题技巧也必不可少,特别是今年新版的高考考试说明新增加了四种能力:即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探讨和论证问题的能力,结合这四种能力和2005年高考试题,下面将政治选择题按照不同类型分别进行解析。
1. 表述型选择题
表述型选择题是选择题中最简单且使用较多的一种题型。在2005年高考12个政治选择题中它就占了6个。它要求考生按照题意在几个选项中选出应该肯定的一项。相对于逆向型否定类型选择题而言,也可以认为是肯定类型的选择题,它的几个选项同属于一个层次或具有相同的属性,具有一定的迷惑性。按照它题干的表述是否完整,我们还可以把它分为完整式表述或不完整式表述。完整式表述题题干中常用“表现在”“标志是”“内容是”“性质是”“特点有”等问句。不完整式表述题要求在选项中选出完整的答案。
由于表述型选择题主要考查的是再认再现哲学、经济、政治、历史、时政知识的能力,但基本上着眼于对知识的真正理解基础上的再认再现。因此就要求学生必须对历史政治事件、历史现象与历史人物、政治经济概念等的原因、性质、内容、特点、结果、影响等全面而准确地理解和掌握。另一方面,表述型选择题还考查对概念的理解能力。因此它还要求学生对哲学经济政治历史概念的准确理解、时空观的把握、性质与特征的洞悉。
解答表述型选择题,我们可以采用词语含义比较辨识法。因为表述类型选择题的设计,一般是在备选项的用词造句上偷梁换柱,或以偏概全,或鱼目混珠,或以本代末,或因果倒置。通过比较词语含义辨识其不符合概念准确含义的所在。解答表述类型选择题失误主要有四:一是对基础知识记忆不准,理解掌握得不够全面;二是不能完整地或是错误地理解概念的内涵与外延;三是对一些隐性限制词缺乏警惕性;四是忽视题干中限制条件,从而导致解题思路的偏离。例如2005高考文综24题:
小张在商店里购买一件打折商品,原标价为人民币50元,实际支付40元。在这次购买活动中,货币执行的职能是
A. 支付手段 B. 流通手段 C. 价值尺度 D. 贮藏手段
初一看,“标价”应选C价值尺度,但题中“标价”是鱼目混珠,真正用意却在“实际支付”上,故选B。
由此可见,表述型题表面难度不大,但也具有一定迷惑性。
2. 因果型选择题
因果型选择题,顾名思义考查的是各类政治、经济生活现象的原因和结果:大多是题干为果,选项为因。可以是一因一果,也可多因一果或是一因多果。常用“原因是”“目的是”“是为了”“结果是”“影响是”等问句。其中在考查原因时又有根本原因、直接原因、根源、主要原因等。这种题型最富于多变性和综合性,一般有较大的难度。
因果型选择题主要是分析政治、经济、历史事件、时事与现象的原因、目的、影响,那么对经济学、哲学、政治学的全面准确的理解以及对相关概念如主要原因、根本原因、直接原因等的内涵的准确认识尤为重要,同时还必须具备一些基本的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理解能力。
高考政治考试日益强调考查辩证思维能力,因此因果型选择题的比重得以不断加大。解答此类选择题,首先要正确理解常用相关概念的含义及区别与联系,从性质、作用、方向、层次等方面来把握和理解这些概念。一般地说,政治、经济、历史现象发生的原因都由多种因素引起。在诸多因素中客观因素是客观原因,而人的因素叫主观原因。主要原因同主观原因不尽相同,指的是在诸多原因中起主导作用的因素,但这种主导因素有时不止一个,其中起决定性作用的称之为“最主要的原因”,不属于主要原因的就是次要原因。根本原因是从本质上说的,即导致事物发生的最本质的因素。这种因素是一种历史的客观存在,它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它反映着客观历史规律的要求。因此分析根本原因一般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等几个角度去分析。而直接原因是导致事件发生的直接因素,它往往是一种表面现象。
例如:今年中央财政拿出396亿元支持农村税费改革,根本原因是
A. 有效地调节资源配置 B. 使农业成为国民经济的基础
C. 促进经济的发展 D. 对经济进行宏观调控
答案当然为C,因为这里是根本原因。
解答因果关系选择题,应把题干和备选项结合起来分析,如果题干为因,那么备选项应为此原因的结果(而非彼原因的结果),即哲学上讲“因果关系是引起与被引起的关系”,是客观的且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反之亦然。需要注意的是,有三种情形的备选项是不能入选的:①答非所问者不选;②与题干的规定性重复或变相重复者不选(同语反复);③因果颠倒者不选。
3. 最佳型选择题
最佳型选择题就是在各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要求,其他选项符合或基本符合,但因不够全面或不完全切题而不能成为最佳选项。它的最大特点是选项内容与题干要求之间一般都有不同程度的内在联系。题干与选项之间往往隐含着论点与论据的关系。它的另一特点是在题干的问句中常常有“最”“主要”“根本”“全面”“决定性或是最主要、最突出、比较全面”等限定条件。
最佳型选择题主要考查“阐释”能力,即“归纳、比较、概括知识”“把历史事件、人物、观点放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进行分析和评价……史论结合”,尤其是考查“初步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分析历史现象和历史人物,揭示其本质,阐述历史发展的规律”。所以,要解答好最佳选择题必须具备一定理论知识,并能初步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分析各类政治、经济、历史现象,揭示其本质。
最佳型选择题难度一般较大。解答最佳选择题主要是运用唯物主义与辩证分析法,即根据题目的设问指向,选用相关的基本理论观点作指导。确定最佳选项,可以联系命题的背景,影射的当今重大时事热点来分析。比如2005年高考文综历史考美国的黑人运动,实则影射美国民主是经过了100多年的发展才有今天的成就,中国的民主发展也应有一个过程。
解答最佳型选择题,主要是抓中心,即通过概括题干的中心来提炼题目的主题与指向。要注意运用所学知识,挖掘题肢与题干的内在联系,一般说来,题肢与题干存在某种内在的、本质的联系就选,如果某个题肢与应选题肢之间是直接联系,而与题干之间是间接联系,则这个题肢不能入选,即我们通常所说的一级联系选,二级联系不选。编成口诀就是“选主要不选次要,选直接不选间接”。
4. 逆向型选择题
逆向型选择题要求以各选项中选出与事实不符的选项,题干部分的问句中常有“不是”“不属于”“不正确”“错误的”“与……无关”等词,往往在这些词下面加着重号。
解答逆向型选择题首先要看清题目,正向思维和逆向思维并用。也就是首先根据题意正向思维,找出符合事实的选项,然后再逆向思维,把符合事实的选项划去,剩下的就是符合题意的选项,即正确答案。
应该看到,通常情况下命题者不会特意出逆向型选择题通过“文字把戏”来迷惑考生,出这类题是为了适应考查点的需要。综观历年选择题,考的是“少数的”内容,“特殊的”内容,“独有的”内容,所以易出一些逆向否定性的选择题。
例如:下列不属于通货紧缩的表现的是
A. 货币不断升值 B. 物价总水平持续下降
C. 企业生产投资不断增强 D. 社会总需求持续小于社会总供给
其中A、B、D均属于通货紧缩,故C项不属于。
5. 计算型选择题
在政治题中也涉及一定的计算,归纳有经济效益,股票价格,纸币的发行量,外汇汇率。解答这类题型应掌握公式,并注意计算就是了。如2005年高考文综25题。
小张曾在网上看中了标价为5欧元的一件小饰品,那时的汇率为1欧元=10元人民币。一个月后,欧元升值了5%。此时,用人民币购买这件饰品,小张要比一个月前()
A. 多支付人民币0.5元 B. 少支付人民币0.5元
C. 少支付人民币2.5元 D. 多支付人民币2.5元
本题运用外汇汇率公式进行简单计算,欧元升值5%,那么人民币贬值5%,即1欧元=10.5元人民币,5欧元为52.5元人民币,52.5-50=2.5,选D。
6. 分析型选择题
分析型选择题就是在题干和备选项中要求学生对概念、观点和结论等进行分析、判断和评价。它最大的特点,不是着眼于“是什么”,而是着眼于“为什么”。而且它的题干和备选项的表述都完全摆脱了教材原有的束缚,常常以全新的结论或表述出现。
要答好分析类型选择题不单单需要全面、扎实的基础知识,更需要有正确的分析判断能力和较高的理论水平。
解答分析型选择题我们可以采用基本观点分析法。因为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是历史思维能力的核心。只有掌握它,才能初步运用基本观点来分析各类现象的本质。虽然分析型选择题备选项中已包含了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分析问题之后得出的正确结论,但需要学生去识辨、判断哪一项才是正确的,只有掌握并会初步运用基本理论才能做出正确判断。这种方法的具体步骤是先判明分析评价的具体对象内容,再联系所学知识选取相应的基本观点进行剖析,最后做出判断。
高考政治每一道试题都有明确的考查点,但在分析类型选择题中不易直接了解所考的考点。这类题目难就难在此。如果仔细分析题干、题肢,发掘考点也并不难。
7. 材料型选择题
材料型选择题是把材料解析题特有的考查功能向选择题延伸的结果。其形式是题干由一段或数段材料用简明扼要的设问构成,备选项一般是对所引材料表明的含义的判断和解释,要求学生对备选项中的解释是否与材料提供的有效信息相一致做出判断。它同材料解析题的区别在于:①材料解析题提供材料,提出问题但没有答案,答案要求考生运用材料和所学知识去做;而材料型选择题虽也提供材料,提出问题,但有正确答案,只是这正确答案隐藏在备选项中,需要考生在充分理解材料和备选项的基础上去选出。②材料解析题的测量目标全面包含“材料处理”三个层次,而材料型选择题测试目标主要是阅读、理解材料的能力。
所选材料有时是名人哲言,有时是著作引文,有时是现实事例,也可能是一组数据材料,不过材料无论如何变换复杂,都是为突出所考考点服务的。材料都是现象,考生所做的是透过现象看本质。目前,这类选择题在考试中所占比重越来越高,近年来几乎所有选择题都是材料型选择题,且是一材料多角度设问。
解材料型选择题,重点是提取题目中的有效信息,要善于抠字眼。
8. 组合型选择题
组合型选择题就是答案是由几个选项组合而成的。其容量比其他选择题大得多。它相当于原来的不定项选择题,但又比其简单一些。在2005年高考文综试题政治中组合选择题就占了5题20分,因其信息量大、范围广,并在选择题中出现创新选项而备受命题者青睐。解答这类选择题,首先要读懂材料,从材料中提取有用信息,然后是看设问,最后是看选项与材料和设问有无关联关系。
解组合型选择题最好是用排除法。即将错误的、不符合题意的选项先排除,这样就容易选出正确的答案了。例如:
“放宽市场准入,允许非公有资本进入法律法规未禁入的基础实施、公有事业及其他事业和领域”,是因为非公有制经济能够:
①增强经济活力,促进经济发展 ②扩大就业,增加城乡居民收入 ③巩固和壮大公有制经济 ④推进我国经济结构调整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其中第③项与题意中强调非公有制经济不符合,故把第③项排除掉,当然选C
同学你好!如果还有什么问题,收到信息后,我会尽快回复,谢谢!
最终答案: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