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物理 > 作业

关于高三的一道物理题.

来源:学生作业帮 编辑:百度作业网作业帮 分类:物理作业 时间:2024/06/29 01:08:27
关于高三的一道物理题.
如图2-17物体A叠放在物体B上,B置于光滑水平面上.A,B质量分别为mA=6kg,mB=2kg,A,B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开始时F=10N,此后逐渐增加,在增大到45N的过程中,则 [ ]
A.当拉力F<12N时,两物体均保持静止状态
B.两物体开始没有相对运动,当拉力超过12N时,开始相对滑动
C.两物体间从受力开始就有相对运动
D.两物体间始终没有相对运动
【分析解答】 首先以A,B整体为研究对象.受力如图2-18,在水平方向只受拉力F,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列方程
F=(mA+mB)a ①
再以B为研究对象,如图2-19,B水平方向受摩擦力
f=mBa ②
代入式①F=(6+2)×6=48N
由此可以看出当F<48N时A,B间的摩擦力都达不到最大静摩擦力,也就是说,A,B间不会发生相对运动.所以D选项正确.
为什么用整体法?
我的老师也是选B的,但网上的答案都是这样,
关于高三的一道物理题.
因为在A与B之间没有相对移动的时候是可以看作一个整体的,在这期间加的外力可以看作是加在A与B合体上的,因为没有相对移动,所以A与B之间的摩擦力可以看作内力
可我还是觉得这答案似乎不对.
因为A与B之间的最大摩擦力是12N,也就是A可以给B的最大动力,不管它们一起能运动到多快,这个力最大只有12N,答案里的说的什么2式可以代入1式,根本不能代,因为1式的在这道题成立的条件只是在AB间没有相对滑动的时候,也就是外力F小于12N的时候,反正我觉得还是选B
我没说明白?.这么说吧,要使A在B上面移动,就要是A克服掉A与B间的摩擦力,这个摩擦力等于A的质量与摩擦系数的积,也就是mA*g*μ,只要外力F大于这个摩擦力,A与B就会发生相对移动,也就是说,这道题中的"把B放在水平面上"这个条件是为了扰乱你的,因为这个力是作用在A上的,无论A的速度有多快,都不影响它的大小.
答案里用整体法确实是不对,根本用不上整体法.如果B不是在光滑面而是在粗糙面的话就能用上了,这时需要考虑B与粗糙面的摩擦力,这个摩擦力要把A和B的质量都加起来与摩擦系数相乘,这个问你老师去,我先把分抢来再说.